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

《就在今生》~行禪的五種益處

行禪的五種益處(Five Benefits of Walking Meditation) 

佛陀敘述行禪有五種好處:

第一是:常行禪的人可以增強長途旅行的耐力,這在佛陀時代特別重要,當時的比丘與比丘尼,除了雙腳以外,沒有其他交通工具。你可以想像自己是位比丘,並思考這個能增強體力的好處。

行禪的第二種益處是增加禪修的耐力。行禪需要加倍的精進,除了用來提腳的精進之外,還需要心的精進來覺知動作,這正是八正道中的正精進。如果這種加倍的精進在整個抬腳、向前與放下的動作中持續著,必能強化心的精進,每位禪修者都知道,這對修觀十分重要。

第三是:坐禪與行禪的平衡有益健康。兩者交替,會使進步的速度加快。顯然的,生病時很難禪修,坐太久會身體不適,然而更換姿勢與行禪,會使肌肉復原,促進血液循環與預防疾病。

行禪的第四種益處是幫助消化。消化不良會導致不舒服,因而成為禪修的障礙。行禪能促進腸胃蠕動,保持通暢。飯後與禪坐前應該行禪,以驅逐睡意。在早晨起床後,立即行禪也是培養正念的好方法,同時還能避免在一天的第一段禪坐時就打瞌睡。

行禪的第五種益處是能持久的專注。由於在行走時,心專注在每個動作,專注便會持續。每個腳步都在為接下來的禪坐建立基礎,使心專注在所緣上,最後,顯現出實相的本質。

所以我用汽車電池作比喻,如果汽車一直未發動,電池就會耗盡。一位不曾行禪的禪修者,很難在坐墊上有任何成就;而勤於行禪的人,則會在禪坐時保持穩固的正念與定。我希望你們都能成功的修行,願你們持戒清淨,淨化言行,以創造發展定與慧的因緣。願各位遵循這些禪修指導,以清明的正念,注意每個經驗,那麼,你會了解現象的本質。 願大家能觀察到心法與色法如何構成所有的經驗,如何互相關連,所有的經驗如何被視為無常、苦、無我。最後,你將證入涅槃—徹底根除煩惱的無為法。~緬甸 班迪達禪師(Sayadaw U Pandita)
*《就在今生》PDF檔下載



【行禪基礎指導】
行禪的時候,手的姿態雙手是扣在前方,上半身要挺直,而各位的視線,眼睛是正前方往下四肘的範圍,經行的時間為一個小時,分別以三個階段來觀照。
前面的二十分鐘,採取的是以『左步 右步』的方式觀照,走路的時候,要仔仔細細來觀照,要走到齋堂的時候,也可以用『左步 右步』的方式觀照,觀照的時候,自己內心清楚明白,現在是左腳的移動或右腳的移動,有許多人認為觀照左步右步的方式,那是極為容易,但是其實是不容易的,因為我們內心的運行是非常的迅速,我們要心專注於左步右步,是比較不容易,所以要以精進力來觀照左步右步,走到盡頭時,也不要立刻轉身,先站立著整體來觀照『站立 站立』四到五次之後,轉身的過程當中,也要觀照整個身體的『轉身 轉身』。
而到中間的二十分鐘的時候,經行的觀照方式,就採取用的是『提起 放下』的方式,而觀照提起放下的過程當中,不要刻意去尋找腳提起的時候,是否有熾熱或者是腳冰冷,單純的提起,自己如實的了知提起,而單純的放下,如實了知腳的放下,步伐也不用太慢,太慢的話是心識去控制,步伐也不能太快,是以不急不緩的步伐去觀照提起放下,當有定力的時候,整個過程當中,也能夠可以如實的了知。
到最後的二十分鐘,就以採取用『提起 推前 放下』的方式來經行,步伐速度也是不急不緩的,也不要過於太慢,過於太慢的時候,心不但沒有辦法跟隨腳的移動,心也容易會有許多的雜念妄想,另外特別要提醒,在提起推前放下的時候,先不要去想,我的腳如何提起呢?我的腳要如何推前呢?我的腳要如何放下呢?這都不是修四念處禪法,而是有在想許多的念頭,無論觀照『左步 右步』或『提起 放下』或『提起 推前 放下』的時候,至於是否要標記並不是重點,重要是心能不能專注於腳的移動,假如標記是能夠可以輔助各位的觀照,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標記的方式來觀照,所以提起時,如實的覺知提起,推前如實的覺知推前,放下如實的覺知放下,只要使心能夠如實了知即可,以上是向各位行者們教導經行的觀照。


毗婆舍那禪修基本方法指導(一)



毗婆舍那禪修基本方法指導(二)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