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

《當下,繁花盛開》_無論何往 即是所在

你有發現到你怎麼逃也逃不了嗎?你不想處理、想逃開的事,或者用紙糊上、假裝沒有的事,都遲早會追上你──特別是跟舊習性和恐懼有關的事。

我們常有一種浪漫的想法:如果這裡不好,只要換到那裡去,事情就會改觀;如果這個工作不好,換個工作;如果這個太太不好,換個太太;如果這個城市不好,換個城市;如果孩子造成問題,就交給別人看管。

這其中的想法是:麻煩的原因都是打外面來的──因為在那個地方、因為他人、因為在那個情況下。只要換個地方、換個情況,一切會各就各位,你就可以重新做人,又是一條好漢了。

這種方式的麻煩在於,你容易忘了你始終帶著腦子和心(或者有些人稱為「業」),不論再怎麼努力,都甩不掉自己。

如果不是癡心妄想,你憑什麼理由相信在另一個地方事情會不一樣或有轉機?如果問題是出於看待、思考、行事的模式,那麼同樣的問題遲早又會浮現。

經常,生命的停頓是因為我們不再努力面對生命,是因著我們不願對如實真相負責,解決難題。我們不明瞭,不管事情有多棘手,就在此時此處,我們便可以獲得清明、智慧和轉化,但對於自我意識來說,將問題投射到其他人或環境上要容易得多,也少了些威脅感。

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

山色無非清淨身

  

 
●  山只是山
        我生長於嘉南平原,生活中觸目所及是一片片的稻田。對於山的印象,是來自圖畫,畫中的太陽總在兩山之間升起,看來充滿希望。另外,夏天曬稻穀時,最怕午後令人措手不及的西北雨,大人們總在天色有些不穩定時,跑到大馬路上,遙望天邊,他們說:如果山的那邊天色是一片烏黑,表示雨很快就下到村裏,要趕快將稻穀收好。大人們的預測可比氣象局,雨總在大夥手忙腳亂或剛收好稻穀時,忽焉大降。原來山色的變化還可預測是否下雨,真是神奇!
        第一次接觸山,是在國中時到華山露營,營火晚會後,望著滿天的星斗,發覺天空中的星星好多又好大,原來山離天空比較近!後來又參加了深山健行,走在山路上,四周的蟬鳴與風聲此起彼落,一座座的高山矗立在眼前,剛開始被巍巍的山所震撼,仰頭望著山前進,但後來體力不堪負荷,不知不覺垂下頭望著地面走,只偶爾抬頭瞧一眼,看看目的地到了沒?入社會工作時,亦常常與一群人上山遊玩,是對山情有獨鍾嗎?不,記憶中的山裏景色早已模糊,只記得迂迴無止盡的山路,對會暈車的我,是一大折騰,不知為何自己仍樂此不疲。

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

燃燈引路

「禪修經歷,不怕缺乏身心體驗,最怕是沒有正見。」~性廣法師


佛教弘誓學院院長性廣法師的禪修指導,融合了漢傳佛法的人間佛教精神,並以《阿含經》做為學理基礎,依次包括:打坐的前方便、三增上學、有關三十七道品的修行——四念處、四正斷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...,也選誦南傳巴利聖典《慈經》和初期大乘《寶積經》、《般若經》,以及《華嚴經》之淨行品相關的經文,次第井然,依經起修,腳踏實地,解行並重。禪七開示的文章,相當值得想依佛陀教法學習禪修的行者參考。